於2004年,15歲的陳易希在美國憑着他發明的「智能保安機械人」
而獲得第55屆美國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物理學二等獎。一年後,
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把一顆編號為20780的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,
令他成為眾位獲命名小行星的香港人中年紀最小的一位。
在2006年,陳易希在考會考前,已獲香港科技大學破格收錄,
入讀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士課程。這是該校創校15年來,首次錄取的中五畢業生。
在會考放榜後,陳易希會考只有12分,而中國語文科及英國語文科等均為U。但科大仍堅持取錄陳易希,
校長朱經武表示取錄他主要是因為他在科技創新方面的表現,
而非會考成績,科大會為他提供特別輔導,以助他適應大學生活。
「我半身癱瘓,靠雙手都可以爬到上頂,身為健全人嘅你,點解咁輕易放棄?」
曾奪多屆亞洲攀石錦標賽冠軍、2008年長洲包山王黎志偉,一度是攀石運動界的天之驕子,
但因為一次交通意外而下半身癱瘓,以為緣絕攀石的黎志偉反憑着永不放棄的精神,
成功重返攀石場,憑雙手爬上五層樓高,其後成為香港攀石代表隊教練,
今年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,再闖人生高峰!
屯門區傑出學生(2001-2002) 兩屆青少年亞洲攀石錦標賽冠軍(北京2000, 伊朗2001) 第十一屆亞洲攀石錦標賽冠軍(日本2002)
香港再誕生2名「星之子」,李鍵邦及黃深銘同學在美國舉行的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,憑「自潔門柄」勇奪2等獎,可獲小行星命名。 這是繼陳易希之後,本校相隔11年再度出現「星之子」。 兩人設計的易潔門柄,是由一層屬納米級別的二氧化鈦塗層,塗層能吸收紫外光,激活門柄的消毒功能,他們亦在門的上方安裝發電機, 當有人開門及關門時,能將動能轉化為電能,提供電力予門柄兩端的紫外綫發光二極體(UV LED),光會在門柄內會進行全內反射(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), 激活門柄均勻接受光源,分解門柄的細菌及病毒,達至自動消毒功能。